沒有不懂事的小孩,只有被當成不懂事的小孩
文: 李秀華
孩子在童年時期經總有機會經驗過分離。所謂分離,不只是生死離別,被遺棄、被領養,甚至不被照顧到,也會帶來分離的傷痛。人生動力的十三大課題裡的“死亡恐懼”,說明死亡恐懼是啟動於生命開始的那一刻,從卵子受精之後後的細胞分裂到形成胎兒的過程中,生死循環的動力從此展開,生存的動力被啟動,雖僅是以受精卵的形式,也同時可以意識到死亡的威脅。
因此,若孕婦有過墮胎的念頭,或嘗試要墮胎卻失敗的經驗,孩子很有可能會將這意念記錄在潛意識之中。這種狀況通常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體弱多病,或天生就有某種恐懼與恐慌,而且與母親之間有種又愛又恨的關係。與此同時,孩子極力爭取母親的認同,同時又害怕被母親拋棄或殺害,因此長期處於恐懼中,這就是屬於死亡恐懼的課題。
這些孩子長大後面對分離時,情緒特別激動,追溯下去,問題的源頭很可能是至今仍未能接受至親在他小時候有過遺棄他的經驗。長大後,在面對遭上司解雇、情侶分手、朋友移民等,會在情緒上面對很大的傷痛,這是因為小時候最初時的分離創傷一直沒有被接納,被原諒。
被“遺棄”的孩子,如果有一個際遇能夠讓他回到當時的情景去同理當年父母的苦衷,或接納當時家貧撫養不起孩子的原由,那道傷口是很快可以癒合的。
然而,沒有經過他人的協助,人是很難從無知突然變成覺悟。害怕面對分離的人,如果沒有覺察到自己面對分離的感受和情緒比別人激動的話,很難借事件來了解自己。即使看到陰影的源頭,單憑自己的認知而在當下療癒自己,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不容易的事。
生命中發生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因,這些事情,就是生命成長的過程需要學習的功課。找到適合的人,對方可以協助自己整理生命的故事,並從中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意義,這樣一來,也比較能夠讓自己接納童年的陰暗面。但是,如果找到不適合的人選,則會讓自己變得更痛苦。
生命的歷程是自己創造的,人為甚麼讓自己一出世就經驗分離的創傷,並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面對分離事件,這過程或許是要讓自己學習到:人是生而自由的;其二,愛,是無私的大愛。離開父母,是否能在別人身上體會到愛?要知道,父母遺棄孩子不代表不愛,舊時候的民間信仰有親子相克的事,為了讓孩子健康長大,父母忍痛割愛,把孩子送給別人扶養,也是因為有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