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怕死背後, 是對生命的熱愛
人生的15大課題系列之1
【死亡恐懼】卵子受精之後,即受到生存的挑戰----------------------------------------------------------------------------------------------------------------------------------------------------------
「死亡恐懼」啟動於生命開始的那一刻,當卵子受精之後,便開始有了生命動力推動著它,使受精卵由兩個細胞分裂成四個、八個……,直到最後形成胎兒。在此過程中,生死循環的動力從此展開,生存的動力被啟動,雖僅是以受精卵的形式,也同時可以意識到死亡的威脅。
死亡恐懼是很常見的例子,就是母親曾經動過墮胎的念頭,或嘗試要墮胎卻失敗的個案,孩子會將此意念記錄在潛意識之中。這種狀況通常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體弱多病,或天生就有某種恐懼與恐慌,而且與母親之間有種又愛又恨的關係,孩子會極力爭取母親的認同,但同時又害怕被母親拋棄或殺害,因此長期處於恐懼中,這就是屬於死亡恐懼的課題。
這個主題起始於受精卵開始分裂之時,一直作用至死亡為止。這個設定除了肇因於被墮胎的恐懼之外,還可能肇因於曾遭受重大生存衝擊的意外事故,這些對死亡極度恐懼的情境都會被烙印下來,並且顯現、對應於脊椎與腎臟這兩個器官。因此,有脊椎、腎臟等疾病通常與死亡恐懼這個課題有關,其反應出來的情緒通常是恐懼的,而這份恐懼可進一步衍生到其他的恐懼上頭,即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道理。
死亡恐懼是生命體在遭受外在環境挑戰時,自動應對的反應,而生命的強度正是表現在對死亡的恐懼之上。當生命的強度到達顛峰最強之時,通常也是處在生存條件最差、生存競爭最劇烈的時刻,也因此會產生設定,並固著於生存的模式形成了我們所謂的性格與個性。所以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就要從死亡恐懼的法則切入。應用「法句」解除性格的設定,達到性格的轉變。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是那麼重要的生存模式,何必放下? 你聽過越戰症候群吧,戰爭已經停了,而你總是在備戰狀態。這只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別人……不是嗎?
留言